十三陵概況
世界文化遺產、國家4A級景區(qū)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(qū)。1959年開始對外開放。1991年,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“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”之一。1992年,被“北京旅游世界之最”評選委員會評為“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”。位于北京市昌平區(qū)境內的天壽山麓,距市區(qū)約50公里。有公交車可達。
明十三陵,是明朝(1368--1644)13位皇帝的陵墓群,陵域面積約120平方公里。巍巍的燕山山脈自西北逶迤而來,在陵域周圍形成天然屏障。環(huán)山之內,是洪水沖刷形成的小盆地,山壑中的水流在平原中部交匯曲折東去。綠樹濃蔭之中,一座座紅墻黃瓦的陵園建筑,檐牙高啄,金碧輝煌,坐落在東、西、北三面的山麓上。其中,成祖陵--位于北面正中位置,余陵分列左右,整體布局莊嚴和諧,賓主分明,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下,顯得格外肅穆幽雅。
明十三陵建筑具有規(guī)模宏大、體系完備和保存較為完整的特點,作為中國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,展示了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豐富內涵,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。明十三陵,作為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,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,鑲嵌在北京的大地上,昔日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陵寢,今日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。明十三陵目前正式對外開放的景點有四個:定陵、長陵、昭陵、神道。
十三陵必賞景觀
明十三陵,依營建時間的先后依次為:長陵(參見“明長陵”)、獻陵、景陵、裕陵、茂陵、泰陵、康陵、永陵、昭陵(參見“明昭陵”)、定陵(參見“明定陵”)、慶陵、德陵、思陵。陵區(qū)內除葬有13位皇帝外,還葬有皇后23人、皇貴妃1人,以及數(shù)十名殉葬宮人。此外,陵區(qū)內還建有七座妃墳園寢和一座太監(jiān)陪葬墓,以及為帝后謁陵服務的行宮、園囿等各式建筑。陵城周圍則因山涉險,在十個天然山口修建了城垣、欄馬墻等軍事防御工程。
在諸陵中,以長陵的規(guī)模最大,思陵的規(guī)模最小,建筑布局大同小異。十三陵既是一個統(tǒng)一的整體,各陵又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。各陵前都立有石碑,陵墓各有陵垣,中軸線上依次為陵門、祾恩門、祾恩殿、欞星門、石五供、明樓。明樓內樹碑,上刻皇帝的廟號、謚號。明樓后為寶城。寶城中填黃土,下面就是帝后的寢宮。各陵都設有監(jiān)(管陵太監(jiān)的住房)、園(種植瓜果,以供祭祀)、衛(wèi)(護衛(wèi)陵園,駐扎昌平城)。
景區(qū)服務
無障礙設施與服務:
定陵:坡道、無障礙車位、低位電話、無障礙廁位、無障礙售票口、輪椅服務。
長陵:坡道、無障礙車位、低位電話、無障礙廁位、無障礙售票口、輪椅服務。
邵陵:坡道、無障礙車位、無障礙廁位、無障礙售票口、輪椅服務。
神路:坡道、無障礙車位、無障礙廁位、無障礙售票口、輪椅服務。
居庸關長城:無障礙車位、低位電話、無障礙廁位、無障礙售票口、輪椅服務。
銀山塔林:無障礙廁位、輪椅服務。